4月2日,国家药监局一纸“征求意见稿”搅动资本市场——医疗器械ETF单日暴涨3%,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飙升3.29%,多个股涨幅超10%。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背后,是继去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后,国家药监局快速反应,拟出台《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推动医疗器械板块领涨。
新政提出,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促进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主要针对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提出十项关键举措,覆盖完善审评审批优化、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标准体系建设、上市后监管强化等全链条。新政包括创新特别审查程序、加快国际标准转化应用、支持企业“出海”发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此次政策支持的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赛道,是当前全球医疗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新政或将用十项举措打通这些领域从实验室到手术室的高端医疗器械创新“最后一公里”,以下对新政做重点解读。
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之痛,曾让很多创新企业扼腕。一款创新产品从实验室到上市,平均需5-8年,其中仅药监局审评环节或就占18-24个月。而新政的“创新特别审查”程序,有望将这一周期压缩30%以上。
征求意见稿提到,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实施“创新特别审查”程序,并明确人工智能、生物材料等前沿技术的注册指导政策,引发行业高度关注。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
在审批流程优化方面,提出将审评重心前移至研发阶段,探索“附条件批准”机制,并简化核心算法优化的人工智能产品变更注册要求,探索电子说明书等创新管理模式。
探索高端创新医疗器械注册体系核查工作前置机制,推进检查关口前移和分阶段检查模式,审评重心将前移,形成“预判式监管”机制。新政允许在核心数据完备的前提下“先上车后补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打开了机会窗口。预计,新规实施将显著缩短创新产品上市周期,尤其对人工智能和医疗软件、生物材料的开发是重大利好。
标准,是高端医疗器械国际竞争的隐形门槛。中国手术机器人企业曾因欧美标准不兼容,被迫为同一产品开发两套系统,成本增加40%以上。新政的“标准体系建设”条款,则直指这一痛点。
针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医用机器人领域,政策首次明确分类指导原则和命名规范,并加快制定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产品的行业标准。
医用机器人市场一度乱象丛生。康复设备与物流机器人共用“服务机器人”类别,手术导航系统与消毒机器人共享“智能医疗设备”标签。新政将明确分类(手术、康复),并规定产品命名必须包含核心功能关键词。
同时,还提到开展医用大模型、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合成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产品、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医学影像重建软件等新功能、新技术、新模态产品的管理属性和类别研究。加强增材制造用医用材料、脑机接口柔性电极、基因工程合成生物材料等新型生物材料标准化研究。
统一分类规则,加快标准化研究,将为国产高端设备参与国际竞争,新功能、新技术、新模态产品加快应用落地奠定基础。
新政同时提出,加快国际标准转化应用。特别提出,推动全球监管协调,支持企业“出海”发展。
国家药监局表示,将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国际标准转化应用,加强国内监管法规标准的培训。积极参与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GHWP等国际监管组织以及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药监机构的国际交流合作。
新政还提出,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发展,完善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相关政策,拓宽出口销售证明出具范围。依托国际交流平台及时捕捉国际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的新赛道,积极宣传中国医疗器械监管模式和创新成果。
预计,三年内有望推动超50项中国标准成为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的参考文件。
然而,支持创新不等于放任风险。新政通过三大机制,努力在效率与安全间找到平衡点。国家药监局强调,既要支持创新提速,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也要守住安全底线,通过主动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
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新政要求对手术机器人、高端影像设备等重点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监测,加强上市后监管。
加快制定碳离子/质子治疗系统、动物源性人工心脏瓣膜、金属增材制造骨植入物、聚醚醚酮带线锚钉等创新产品,以及医用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重组胶原蛋白等高端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要点。
细化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类型。督促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以及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医疗器械定期检查维护。
在科学监管方面,要求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生物材料创新合作平台、高端医用装备创新合作平台作用,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加快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开发。推进创新生物材料类医疗器械性能及安全性评价研究、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系统评价方法研究等监管科学体系建设重点项目。
目前该政策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提交建议。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落地,我国在智能诊疗、精准医疗等领域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贡献更多“中国方案”。
《征求意见稿》发布次日,医疗器械ETF的暴涨并非偶然,深层次看,这是资本对中国医疗创新制度的“信任票”。随着国家药监局新政的实施,远不止是审批流程的优化,将深入推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格局重塑和创新生态治理,这也将考验中国企业的应变能力和机遇把握能力。
1.“颐通社”致力于提供准确、完整、有效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颐通社”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2.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颐通社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颐通社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公司名称: 龙8国际
手 机: 13905188715
电 话: 0571-87859897
邮 箱: yanghan@163.com
地 址: 杭州市滨江区月明路66号浙水大厦A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