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威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是威海医药与医疗器械主题,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辛运锋,威高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春旭,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本政,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龙江,介绍和分享威海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创新发展和品牌打造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产业链各成员部门牢固树立大抓经济工作鲜明导向,坚持“双链制”推进机制,持续强化产业生态、产业创新、产业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加力推动产业集群能级提升。目前全市共有医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16家,规上企业达75家。建强产业生态体系,促进链群融合壮大■强企业,夯实高端化发展支撑威海将企业培育作为核心抓手,大力支持威高集团巩固省级医疗器械产业链“链主”地位,扶持吉威医疗、达因药业、迪沙药业、华素制药等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持续壮大“专精特新”和行业“小巨人”群体。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独角兽企业1家、省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84家,规模以上企业75家。其中,威高集团已经成长为全球品种最齐全、中国最大的医疗系统供应商之一,稳居国内医疗器械医用耗材行业头把交椅;达因制药专注量身定制儿童药物,伊可新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迪沙药业主导产品坎地沙坦酯片打破进口垄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强载体,园区化管理增添动能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高标准建设了集孵化、研发、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配套设施,按照“园区共建、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设施共用、平台共享”模式,整合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威海市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等高端创新研发、实验检测平台等资源入驻园区,并为企业提供“厂房定制、拎包入住”服务,企业开办时间较自建厂房时间缩短约2年、节约成本30%以上。产业园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转化基地,品牌价值达621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首位。■强项目,多样化模式提质增效聚焦产业链细分领域,制定全球招商目标企业图谱,瞄准医用成像器械、医用诊察等9个重点领域定向开展“卡位入链”式招商引资,引进禾木生物、中科锐金等重点项目,建立包含36个市级医药医疗器械项目的重点工业项目库,总投资134.7亿元。搭建高能级互动交流平台,推动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优势资源向威海汇聚。成功举办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大会等10余场高规格国家级、省级会议,签约重点项目13个。建实产业创新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地开展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推进高端医疗器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成果转化孵化高地建设,搭建“1+4+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累计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04家,其中省级以上39家,持续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建设国内首个医疗器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吸纳72家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作为共建单位,围绕医用原材料、医疗机构等产业链上下游领域参与、主导制定各类标准120余项,国际标准立项2项,实现我市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零突破”。■加快推进高效能共同体建设打造省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创新创业共同体,已汇聚创新主体99家,组织开展技术攻关项目59个,突破关键技术88项,100多种产品实现国产替代,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3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立项2项,8个项目入围国家首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揭榜挂帅”项目。实施“中科院—威高计划”等产学研合作典型模式,推动骨干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加力打造人才引育新高地坚持“以产引才、以产育才、以才促产”,累计引进行业紧缺人才和学科带头人300多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重点人才工程12人。支持企业建设离岸创新基地,布局建设威高(上海)国际研究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联合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汇集4位院士领衔的85人高水平研发团队。鼓励技术成果回流转化,形成了“外地孵化、成果回归、分建共享”的模式。建优产业服务体系,推动政策精准支持■精准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出台支持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聚焦研发创新、推广应用等环节明确12条支持政策,支持带动企业营收5.3亿元。开辟医疗器械注册检验“绿色通道”,累计为70余家企业的290个产品减免检测费用超180余万元。■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聚焦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引导金融机构科学研判融资需求,搭建创业初期政府资助、成长期科技信贷支持、成熟期股权直接融资、扩张期上市培育的现代资本体系,设立26亿元产业发展基金群,提供银行贷款、基金投融资、上市辅导等多样化服务,推出3大类205项金融产品。累计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226次,累计授信115.2亿元,助力企业融资6.9亿元。■优化常态化服务机制全省率先建设2个省“重点园区联系点”和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探索搭建省、市、园区、企业“四级联动”平台,开展“审检联动进园区”活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今年以来,举办两期“同心协力·共促发展”医药企业发展座谈会,面对面开展助企服务80余次,协助解决问题38类79项。创新开通医疗器械注册审评“直通车”,建立与国家器审中心、省审评查验中心的快速沟通渠道,对1个创新产品实施前置服务,对24个产品开展“集中审评”,取证时间较以往缩短95%以上。上半年全市新增医疗器械产品数量10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全省第一。相关链接★威高作为医疗器械领域的知名品牌,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威高集团对品牌是如何理解的,又是如何打造企业品牌的?威高集团持续致力于企业质量管理、品质管控和品牌塑造,荣获了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构建了以“WEGO威高”为主品牌的多元化品牌谱系。以“10000-1=0”的经营理念,筑牢品牌信任基石。“10000-1=0”即“10000次完美交付的积累,出现1次质量问题,就会让客户对品牌的信任瞬间归零”。威高将质量视为品牌的“生命线”,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建立全链条可追溯的质控体系,率先发布的《威高集团质量能力水平评价与提升标准》,融合世界500强精益模式与行业特性,通过黑带绿带队伍的持续攻坚(2024年新增222名、2025年将超500人),年推进200+精益改善项目,让“零缺陷”切实转化为产品可靠性。以“打破垄断”的创新突破,塑造品牌标杆形象。威高高度重视研发创新,集团拥有15个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2100多项专利、30多项国家重点项目。与中石化合作构建医用基础材料供应链,以医用聚乙烯、SEBS热塑橡胶等替代进口原料,共同拓展高端医用材料市场。在骨科、血液净化等领域突破CF/PEEK复合材料、砜聚合物等核心材料的进口垄断,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更带动国内材料研发、生产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为国内医疗器械及关联行业注入新增长动力。以“文化赋能”的深度融合,凝聚品牌共识。威高将“改善国民健康、贡献人类健康事业”融入企业文化,让3万多名员工成为品牌理念的践行者与传播者。★吉威医疗作为生产和研发血管介入类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入选国家冠脉支架带量采购,企业在集采政策下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为保证集采产品质量和供应,吉威医疗一直致力于强链补链、降低供应风险的工作。吉威医疗已全面建成并完善UDI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了“一码有全息,一码定真身,一码管全程,一码找回家”,将生产端和下游配送商、客户端的追溯链条全部管控起来。吉威医疗陆续增加了近端管、内腔管、显影环等主要原辅料的国产替代供方,通过进行进货检验及全套的相关验证及老化试验等,确保符合企业的质量要求之后进行准入,打破国外单一供应商的垄断,解决了原材“卡脖子”问题,真正做到将产品质量握在企业自己手中。吉威医疗所属冠脉介入医疗器械产业链上游为金属管材、球囊导管等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为金属支架、输送系统等半成品供应商。吉威医疗依托超20年的制造经验和技术积累,成功将上、中游产业链打通整合,实现部分原材自制;通过增资扩建生产线,使得产能较集采前翻了一番。目前,吉威医疗心脏支架年产能100万条,输送系统类产品年产能150万条,球囊扩张导管年产能40万条,药物支架年产能90万条。集采4年以来,公司每年超额完成集采协议量76—156%,确保全国3000多家医院的PCI手术顺利进行。★达因药业从伊可新一款明星产品,逐步构建起了完善的儿童健康产品矩阵,品牌影响力也持续提升。达因药业在此过程中是如何做到的?达因药业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打造高品质儿童健康产品。坚定“产品是品牌的功能载体和核心承诺”,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不仅建成了我国首个儿童药物技术中心和国内唯一专注于儿童制剂研发的药物研究院,还获批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儿童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深度融合,打造了包括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千人专家及博士等在内专业研发团队,形成了“产学研医用”协作、自研和外部合作相结合的研发体系。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坚守“量身定制儿童药物”的研发理念,达因药业将质量控制前移至研发阶段,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保障产品的高品质。聚焦儿童用药的特殊性,重点研发口感友好、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剂量精准、安全性及顺应性高的产品。搭建了业内领先的药物矫掩味技术和口感评价技术平台,在口感设计与评价方面,基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兼顾辅料安全性和对生物等效性的影响,系统性解决了儿童用药“良药苦口”的痛点。基于此平台研发的达因钙、达因铁均突破了口感、溶解性、吸收率等方面的技术壁垒。坚持以品牌建设为纽带,实现好产品的全链路价值传递。多年来,达因药业持续推出形式丰富的科普内容,树立专业化品牌形象,品牌力持续提升,2025年达因药业入围中国品牌500强,品牌价值高达231.26亿元,伊可新品牌价值高达49.82亿元。每年开展数百场儿童安全用药科普活动,与合作伙伴共建“儿童营养中心”,发放科普手册超10万份,切实传递科学育儿理念。通过长期的育儿知识科普教育,不仅让科学育儿知识触达千万儿童家庭,还推动产品与品牌声量持续提升,更以引领者姿态推动儿童维矿AD品类向新向上发展。通过品牌传播,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达因药业搭建了品牌与用户的情感沟通枢纽,让科普知识触达更精准,让健康理念传递更扎实,引领儿童维矿品类向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坚持以公益服务为担当,用企业责任定义“好品牌”标准。达因药业构建起覆盖家庭、渠道、社会的生态化互动网络,2025年以“伊起奔赴·爱的守护”为主题,深度融合“科学营养+合理运动”两大关键要素,在全国赞助并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亲子公益活动,联动渠道公益倡导健康生活理念。达因药业将公益基因融入品牌血脉。成立“罕见病儿童关爱中心”,开展“伊可新爱的守护计划”专家科普义诊,“达因爱心基金”持续多年为困境儿童、五胞胎家庭、罕见病患儿(如向铜娃娃中国病友会捐赠特效药)及灾区提供营养支持与儿童专用药品捐赠等,以实际行动反哺社会,彰显“威海温度”与企业担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吉威医疗如何将创新研发融入企业发展?吉威医疗创新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中国造”的研发情况如何?吉威医疗在母公司蓝帆医疗的支持下,累计投入约20亿元用于研发创新,陆续推出多款兼具独特性、有效性的创新产品面向市场,至今已新获批产品注册证12张。其中包括2024年获批的具有独家专利的冲击波血管内碎石系统,国内独家高出血风险病人适应症的超短双抗药物涂层支架BioFreedom、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通道获批的国内首款冠脉药物球囊柏腾BA9 DCB等创新产品,该款产品的小血管适应症和支架内再狭窄适应症的临床结果分别在美国TCT大会及欧洲EuroPCR会议上公布,2025年EuroPCR上支架内再狭窄适应症临床结果的文章获得最佳原创奖,持续代表中国创新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声。当前创新研发的5轴刻痕球囊已经提交国家药监局注册,全球首创的锯齿切割球囊、颈动脉血管内碎石系统正在临床试验入组,在研产品还包括定向性冠状动脉斑块旋切系统(DCA)、肾动脉支架、椎动脉刻痕球囊等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新产品在满足临床需求、打破国外垄断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吉威医疗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深化医工融合,产学研融合,布局神经及外周领域,与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医院开展了多项医工合作项目,新一代导管研发产品已获批上市并应用于临床中,为神经介入手术采用经桡路入提供了更有效果的创新产品,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痛苦。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联合参与医疗装备高质量发展技术服务平台心血管植介入器械产学研平台项目,国产肾动脉整体解决方案研发成果填补我国在肾动脉领域尚无国产产品的空白。★威高集团作为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是如何发挥牵头作用,从自身提质带动整个行业升级的?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支点,筑牢行业标准“地基”。威高集团获批首家国家医疗器械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并顺利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验收。该基地不仅是企业自身技术转化的“试验田”,更成为行业标准的“孵化器”。目前威高集团已参与国家标准28项、行业标准72项、团体标准62项。以国际标准突破为杠杆,撬动全球产业链地位跃升。威高在外科器械领域牵头制定了2项国际标准,不仅填补了该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还让中国的创新技术以更高效的方式服务全球患者。今年,威高又新增了3项国际标准,这标志着威高在更多核心赛道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也印证了中国医疗器械技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正在从“参与者”升级为“引领者”。以标准生态共建为纽带,凝聚行业升级合力。威高深度参与团体标准制修订,以共识性规范凝聚行业合力,推动全行业跳出“低价竞争”,转向以技术突破、质量提升为核心的“价值竞争”。例如在骨科植入物领域,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威高联合12家上下游企业制定的《多孔钽金属骨修复材料》团体标准,统一了材料孔隙率、力学性能等核心参数,解决了行业“各自为战”的技术壁垒。通过标准培训、技术沙龙等形式,向中小企业输出标准化管理经验,帮助其快速达标合规。既强化了行业自律生态,保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更以高质量标准为支撑,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的跨越。(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悦/文 毕钰晶/图)
公司名称: 龙8国际
手 机: 13905188715
电 话: 0571-87859897
邮 箱: yanghan@163.com
地 址: 杭州市滨江区月明路66号浙水大厦A座